每天带你穿越时空,解锁尘封的精彩瞬间!
今日7月29日
公元1128年7月29日,开封城内,一位年近古稀的白发将军在病榻上沉沉长逝。临终前,他声嘶力竭地呼喊三声“渡河”,震惊满座。一代抗金名将抱憾而终,未竟的北伐遗志化作南宋王朝最悲壮的绝响。文|潇湘倦客
建炎二年(1128年)七月十二日,正值盛夏。东京留守司内,白发苍苍的老将躺在病榻之上。周围气氛凝重,众将环绕在病榻之侧。榻上之人,正是年迈的宗泽,此时的他身染背疽,痛入骨髓,神色憔悴。
有人低声请示后事安排,他却摇头不语。片刻后,宗泽倏然睁眼,挣扎着连呼三声:“渡河!渡河!渡河!”随即溘然长逝。
窗外,雷声隐隐,风雨骤至,整个开封城陷入悲恸之中。
展开剩余89%宗泽病逝后,其子宗颖与门下悍将岳飞亲自护送灵柩南下,一路由河南至江南,风雨兼程,最终将其安葬于镇江京岘山北麓。墓碑上所镌,铭言如钟:“大宋濒危撑一柱,英雄垂死尚三呼。”
数百年后,清圣祖康熙帝南巡至镇江,凭吊旧墓,御笔题额“忠荩永昭”,以表悼念之情。
1 花甲之年临危受命宗泽,字汝霖,浙江义乌人,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十二月十四日(1060年1月20日)。祖上务农,家道清贫,自幼聪敏勤学,虽无显赫出身,却志存高远。
元祐六年(1091年),年逾三十的宗泽赴京应试,在殿试上直言时弊,虽才识不俗,却因言辞激烈冒犯权贵,只列“同进士出身”的末等。
自此二十年间,他辗转馆陶、龙游、掖县等地,勤政爱民,屡有政绩。在登州通判任上,宗泽发现大批贫瘠不堪的官田依然被征收重税,他乃上疏请免,得诏减徭,深得百姓爱戴。
宣和元年(1119年),朝廷欲联金灭辽,宗泽力谏其不可,言辞激切:“金人贪而不信,祸患自此而起。”终因触怒时相,被贬提举鸿庆宫。流寓镇江期间,更遭人陷害,以莫须有罪名被撤职软禁于镇江。
靖康元年(1126年),金兵大举南侵,太原失守,真定(今河北正定)告急。,朝廷命他出任磁州(今河北邯郸磁县)知州。许多文官推托不愿前往,六十七岁高龄的宗泽却一口应允,他语出铿锵:“既食国家俸禄,岂可临难苟安?”,仅率数名随从,奔赴战火连天的北方。
宗泽抵达磁州时,这座边地要镇早已经金兵蹂躏,残破不堪。城内军械匮乏,百姓惊惶流散。他未曾片刻犹豫,立刻组织军民重修防御、整顿器械,又派人招募义勇之士,筹集粮草以固根本。
不久,金军千余骑自北而来,围攻磁州。宗泽亲披甲胄,登城指挥,命弓手用神臂弓对敌阵密射,一举击退来犯之敌。战后,他又率军出城追击,歼敌百余,军心大振。
是年十一月,康王赵构奉命北上赴金议和,途经磁州。宗泽深知金人行事反复,急赴郊外拦马劝阻,言辞恳切:“肃王(指此前被金人扣押的赵枢)既去无回,今敌再设圈套,岂可轻入?”赵构犹豫再三,终采宗泽之言,改道相州,侥幸免于陷阱。
不久,宋钦宗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,宗泽为副元帅。直趋李固渡(古黄河渡口,今河南滑县西南),途中大破金兵;
靖康二年正月(1127年),又在开德府(今河南濮阳一带)一线接连与敌交锋十三次,皆以胜局告终。敌军惊异于他年逾花甲犹奋勇披挂,私下竟尊称其为“宗爷爷”。
2 东京留守艰难守备靖康二年四月,金兵攻陷开封,徽、钦二帝被掳北上,北宋灭亡。五月,赵构在江南应天府即位,是为宋高宗,南宋政权自此建立。时局动荡,百废待举。经李纲奏荐,宗泽奉命出任东京留守,知开封府。彼时宗泽年已七旬,仍毅然领命北上。
他抵达东京后,只见昔日繁华之地满目疮痍,街市萧条,流寇横行。宗泽即刻下令缉捕乱民,亲审数案,斩数名为非作歹的盗贼,又申令军政:
“凡盗贼,无论赃重赃轻,皆以军法从事。”一月之内,秩序初稳,百姓渐安。
当时河东一带,有巨寇王善拥兵自立,势焰颇盛,欲乘乱夺城。宗泽不派兵剿,而独自前往其营。面对叱咤一方的王善,宗泽不辱自尊,泪洒衣襟,语重心长道:
“朝廷当危难之时,使有如公一二辈,岂复有敌患乎。今日乃汝立功之秋,不可失也!”王善动容,当即释甲归顺,所部皆降。
宗泽乘势招揽各路义军,令其归于军府节制。仅数月之间,东京周边十六县重建防区,设“连珠寨”二十四座,沿黄河一线构筑防线,与河北、河东的义勇军遥相呼应,使开封成为南宋北线防御的核心堡垒。
在宗泽重整东京防务之际,一位年轻将领前来投奔,请求效力。他名岳飞,乃北方汤阴人,年方二十五,身形魁伟,神情肃穆,语不多言,却锋芒内敛。
原本岳飞隶属王彦麾下,因违令私自脱队,本应依军法斩首。宗泽见其神色沉毅,询问缘由。岳飞据实答曰:“敌锋忽至,援兵不济,若仍墨守旧令,徒坐误战。”
宗泽沉吟片刻,未再多问,只道:“尔罪当死,吾释不问,今当为我立功。往视敌势,毋得轻斗!”遂将其罪责一笔勾销,并拨以五百精骑,令其巡察敌势,谨慎出兵。
岳飞不负所托,不久在胙城、黑龙潭一线与金军短兵相接,屡战皆胜。一战俘虏金将拓跋耶乌,再战击溃敌中先锋,传言其亲斩敌酋“黑风”,军中士气高涨。宗泽大喜,破格擢其为统制官,亲授兵法阵图。自此,岳飞正式入列中军,在宗泽麾下南征北战,成长为一代名将。
建炎二年(1128年)正月,金军再度南下犯境,宗泽料敌于先,命刘衍、刘达分兵两路迎击,战果斐然,缴获辎重无数。金帅完颜宗弼(即金兀术)探知宋军严阵以待,不敢轻进,竟于夜间暗渡黄河退兵而去。
3 千古悲鸣“渡河”三呼自建炎元年(1127年)七月起,宗泽先后上奏《乞回銮疏》凡二十四道,字字恳切,情辞哀痛,劝谏宋高宗赵构速返东京,以安军民,鼓抗金士气。他在疏中反复陈说城中秩序已定、物资可支、军心可用,语中写道:
“今京师物价渐复常态,军民商旅之人,莫不思陛下早还正位,以振天威。”然而宋高宗赵构早已被金兵吓破胆,一心偏安江南,志不在恢复。左右之臣如黄潜善、汪伯彦,屡谏不可北还,更暗指宗泽擅自招募民兵为患,言其“兵多乱政”,甚至有言其“年迈躁妄,不足托以重任”。
宗泽得知此情,悲愤交加,对亲信感慨:“我一心欲驱胡虏、迎圣驾,却反为奸佞所构,忠言反成罪累。”
尽管如此,他仍未放弃北伐筹划——命王彦由滑州渡河攻怀、卫等州,令马扩出师大名府图取真定,而杨进、李贵等则分道进兵。各部军马粮草已然齐备,只待朝廷下一道诏令,便可席卷而出。
建炎二年五月,宗泽忧愤成疾,旧年背疽复发,卧榻不起。诸将前来前来探视,他望着众人,语气沉缓:
“二帝北狩,山河破碎,我日夜忧愤,至此成疾。汝等若能破敌复土,虽死亦瞑目。”将士闻言,无不垂泪应诺:“愿赴死以报公!”
七月初,宗泽病势加剧,临终前一日,他低吟杜甫诗句: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
帐中众人闻之无不动容。翌日风雨大作,病榻之上,宗泽忽然睁目,声嘶力竭连呼三声:“渡河!渡河!渡河!”言毕气绝,享年六十八(一说七十)。
宗泽殁后,宋廷命杜充接任东京留守。杜充素忌抗金义军,上任后即裁散义军,废弃防线。不数月间,宗泽苦心经营的防线崩溃,开封再次危殆。宗颖请辞归乡,旧部星散,宗公未竟之志,竟以大败收场。
数年之后,宗泽昔日所拔之将岳飞接过抗金大任,奋战于北线诸地。绍兴十一年(1142年)风波亭之难前,岳飞曾低语旧人:“老帅临终三呼犹在耳。”他一度率军渡河,直抵朱仙镇,距故都开封仅四十五里。
宗泽生前招募的百万义军虽最终离散,但“宗爷爷”的威名仍在黄河两岸流传。金人虽能占土,却终未夺得人心,而宗泽所代表的,是山河未死、魂魄不屈的中华正气。
参考文献
《宋史》,中华书局点校本,1997年版。
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,中华书局,2007年版。
《金史》,中华书局点校本,1985年版。
《岳飞传》,范承勋著,岳麓书社,2002年版。
《宋高宗实录》,中华书局,1989年版。
————☀本文完结☀————
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,
欢迎关注、点赞、转发、收藏、留言❤
▲ 《金瓯缺》长篇历史小说,出版于1985年,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,本书描写的是12世纪初、中叶宋、辽、金之间的战争。
更多内容请看🔻
血色黄昏:884年7月13日,黄巢与他的血色帝国一同崩塌
1398年6月24日,明太祖朱元璋逝世:开国皇帝的荣光与隐痛
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发布于:湖北省启泰网配资-启泰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新手入门-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