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浪潮中,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总工会迈出了创新的一步。锚定“能级工资”集体协商改革重点,龙井市总工会以吉林延边朝药药业有限公司为试点,创新构建“工会引领协商、企业聚力共情、职工成长增值”的“工企双赢”模式,通过一场靶向精准的“集中要约行动”,破解职工技能价值与薪酬体系错位的难题,催生出企业提质、技术提效、队伍提能的“三重蝶变”。
扎根一线 找准薪酬改革“痛点”
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吉林延边朝药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人才占比超30%,但“大锅饭”式薪酬体系逐渐暴露出创新激励不足、技能认定模糊的短板。
今年年初,龙井市总工会副主席张允里带队组建专项调研组,扎根企业生产车间与技术研发一线,通过3场职工座谈会、133份问卷调研,精准收集“技能津贴标准缺失”“师带徒机制空白”等10项核心诉求。“调研不是走形式,而是要找准‘病根’。”张允里说。调研组通过高频对接企业管理层,宣讲政策、剖析案例、分析数据,将协商焦点从“被动调薪”转向“能级赋权”,最终确立以“技能等级+岗位贡献+津贴补贴”为核心的协商主线,为改革扫清认知障碍。
量体裁衣 构建“技高者多得”生态
在龙井市总工会指导下,企业职企双方围绕“能级认定、津贴标准、长效保障”展开三轮协商。工会首创引入“新八级工”制度,将职工划分为学徒工至特级技师八个能级,配套阶梯化绩效工资:高级工月津贴不低于500元,特级技师月津贴突破1200元,形成“技能越强、收入越高”的鲜明导向。
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驻企把关,确保条款既对标行业标杆,又契合企业实际。最终,覆盖133名一线技术工人的“能级工资”集体合同落地。
机制创新 绘就“共同富裕”图景
改革不止于“一纸合同”。龙井市总工会将协商从“签约”延伸至“全程护航”,推动企业构建动态增长机制。设立技能竞赛专项资金,对市州、省级以上赛事获奖者给予3000-10000元奖励;将职工年度体检纳入集体合同,新增肺功能、颈椎病筛查项目;建立技能人才数据库,实施“一人一档”成长跟踪。这一系列“组合拳”点燃了职工创新引擎。企业技术专利申报、创新成果评优项目均有明显增加,职工参训、参赛率达97%,上半年职工流失率为零。
全域联动 让“工建样本”绽放活力
试点成功激活全域活力。吉林延边朝药药业有限公司的试点成效,更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“催化剂”。龙井市总工会顺势而为,推动“能级工资”集体协商向纵深拓展,联合人社部门针对不同规模、不同行业的企业,大力开展区域性、行业性集体协商,合理划定技能人才起点工资标准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,有效激发了中小微企业职工的创新创造潜能。
从“大锅饭”到“能级薪酬”,从“单向调薪”到“双向奔赴”,龙井市总工会以“集中要约行动”为突破口,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大胆探索,取得显著成效。下一步,龙井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协商内涵,探索股权激励、超额利润分享、项目分红等新型分配机制,让更多“技术变量”转化为企业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,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(劳动新闻记者 周博)
启泰网配资-启泰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新手入门-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